在电子产品研发、电源质量评估与电路调试中,电源纹波检测是衡量直流电源输出纯净度的关键环节。微小的交流纹波(通常为mV级)若未被准确捕捉,可能导致系统噪声、信号失真甚至功能异常。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,很大程度取决于检测探头的正确安装。使用不当的探头连接方式会引入环路噪声、地线干扰,导致测量值远高于真实纹波。掌握
电源纹波检测器探头的安装技巧,是获取真实数据的前提。

第一步:选择合适探头与附件
优先选用示波器配套的电源纹波检测器探头(如10:1无源探头或专用电流探头)。关键在于使用短接地:摒弃长鳄鱼夹地线,改用探头自带的弹簧接地附件(GroundSpring)或接地环。这能减小探头与被测点之间的环路面积,抑制空间电磁干扰。
第二步:定位被测点与接地参考
明确需测量的电源输出点(如DC/DC模块输出端、LDO输出电容正极)。接地参考点应选择靠近测量点的电源地,理想位置是输出滤波电容的负极或电源模块的地引脚,确保“地”路径短,避免共模干扰。
第三步:分离探头与地线
将探头的钩子取下,露出金属针尖。将弹簧接地附件旋紧在探头地环上,形成一个短小、刚性的接地结构。此时,探头仅保留“针尖+弹簧”的连接形态。
第四步:先接地,后接信号
先将弹簧接地端牢固压接在选定的接地参考点上,确保接触良好。再将探头针尖轻触电源正极测量点。顺序不可颠倒,以防短路。
第五步:保持探头稳定与垂直
用手或夹具固定探头,使其与电路板保持垂直,避免晃动。确保针尖与焊盘接触稳定,弹簧接地压缩适度,形成低阻抗连接。切勿让探头悬空或形成“天线”效应。
第六步:设置示波器参数并验证
将示波器带宽限制为20MHz(抑制高频噪声),耦合方式设为“交流”(AC),时基设为毫秒级,观察纹波波形。可关闭其他非必要设备,验证测量结果是否稳定。若波形杂乱,应重新检查接地与接触状态。